
這捲從開始拍到拍完的時間拖的有些久了,
連拍了兩捲DNP,趁著PTT LOMO版團購Vegas底片想來嘗試一下餵不同底片有沒有顯著的差異,
其實在大陽光之下vivitar的表現都相當好,
即便我感覺DNP的色彩較鮮豔飽和,但Vegas400度還是忠實呈現了清境的雲霧繚繞與芒草之美。
本來這捲的主題是淡水小鎮,藉著上回到關渡騎自行車時隨拍沿途的風景,
可惜那天下了場小雨,氣候不佳,僅能呈現灰濛濛的樣貌甚是可惜。
出現了第一次的漏光,這算是照片的瑕疵,
但我還蠻驚喜的,有種獨特的風格,不知道是相機的問題還是底片的問題?
關渡大橋的路段是我最喜歡騎的路段之一,
路線筆直可以飛快徜徉,像跟旁邊的汽車比快一樣。
記得大學的時候,教授曾經說過淡水有淡水河依傍還有觀音山坐落,
是個地靈人傑的好地方,在淡水生活了四年,
這裡對我來說有種特殊的感情,夏天永遠最高溫、冬天永遠最低溫,
我大概並不是很想住在那裡,但偶爾去走走的時候就會覺得很寧靜,
落日餘暉映著河畔閃著低調華麗的光芒。
喔對,陽光充足的時候有鮮明的色彩對比,
但昏暗的陰天和傍晚vivita會呈現截然不同的復古風味,
像是復古電影,緩緩闡述一段細膩而簡單的故事。
我喜歡這個救生圈的主題,但旁邊的小孩有一點礙眼,
試圖用軟體裁切了一下,又會破壞救生圈在照片中的位置,
真是進退兩難,只好假裝眼不見為淨。
同一捲底片,清境的色澤差的還真多,
我忘了這是哪個景點,但天藍的很純粹,雲這麼不真實的掛在上頭,
如詩如畫,像可以走到一個未知的盡頭。
最後這張,非常意外的,為了嘗試是否拍到最後一張底片,隨手按了快門,
在民宿的牆角邊,幽暗的地燈光線成就一絲絲復古的氣息,
每張圖片的成像,都在觀景窗與快門的催化下以不可預知的機率組合而成。
附註,這都是我過簡單生活的足跡。